礦山環境監測預警系統
來源:
|
作者:江云智能
|
發布時間: 2020-08-17
|
986 次瀏覽
|
分享到:
針對礦山發生的地質災害、含水層破壞、地形地貌景觀破壞、水土環境污染等問題,在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中,以分布、規模、質量條件因素,有效的布設專門性的監測網(點),定期觀測礦山基礎建設、生產以及閉坑以后的地質環境和各類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在時間上、空間上的變化情況,及時掌握礦山地質環境動態變化規律,預測礦山地質環境發展變化趨勢的主要手段,為預防礦山地質災害,服務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支撐礦區土地恢復利用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
礦山環境監測是指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等活動影響到的礦區及其周邊一定范圍內的巖石圈、水圈和大氣圈的客觀實體的集合,其范圍多涵蓋“礦山、礦區、集中開采區、恢復治理區、微型地貌、水文地質單元”。針對礦山發生的地質災害、含水層破壞、地形地貌景觀破壞、水土環境污染等問題,在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中,以分布、規模、質量條件因素,有效的布設專門性的監測網(點),定期觀測礦山基礎建設、生產以及閉坑以后的地質環境和各類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在時間上、空間上的變化情況,及時掌握礦山地質環境動態變化規律,預測礦山地質環境發展變化趨勢的主要手段,為預防礦山地質災害,服務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支撐礦區土地恢復利用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
礦山地質環境監測利用野外智能化監測設備,完成對地表位移、地下位移、含水率、地下水位(水溫)、地下水質、地下水量、土壓力、地應力、孔隙水壓力、降水量、地聲、土壤、地形地貌景觀等災害點的動態監測。將遙感影像、INSAR、無人機航測、邊坡雷達、激光雷達(LIDAR)、人工巡查等多種技術加入系統中進行要素分析。并將采集到的數據與礦山環境災害點相結合,實時掌握致災體變形的時空動態。最終實現對地下水環境背景、土壤環境背景、地形地貌景觀破壞,不穩定邊坡、地下水環境破壞、土壤環境破壞、采空(巖溶)塌陷、地下水環境恢復、土壤環境恢復、地形地貌景觀恢復等的全面智能化監測。
系統特點
-
可快速采集、存儲地質災害監測點的實時數據及監測設備工作電壓和環境溫度數據,監測點設備終端電池電壓變化可自動告警中心提醒更換。
-
各種監測站可以互為組合,構成一體化多參數綜合監測站,支持4G/北斗衛星/光纖等通訊方式發送至多個遠程中心。
-
監測中心和現場監測站可通過無線預警廣播、LED無線預警顯示終端機、手機短信等多種方式進行地質災害的預警預報。
設備配置
序號
|
產品名稱
|
產品型號
|
1
|
智能地下水監測儀
|
JYW-300DⅡ
|
2
|
一體化孔隙水滲壓監測站
|
JYW-100KS
|
3
|
一體化深部位移監測站
|
JYW-100CX
|
4
|
一體化野外視頻監測站
|
JYW-100JK
|
5
|
一體化自動雨量監測站
|
JYW-100R
|
6
|
一體化GNSS監測站
|
JYW-A300
|